《自然》
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三维泪腺类器官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Ryuhei Hayashi团队近期取得重要工作进展,他们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三维泪腺类器官。这一成果4月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人员识别出具有泪腺原基特征的细胞,这些细胞出现在从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二维眼类器官中。当通过细胞分选分离并在特定条件下生长时,细胞形成具有导管和腺泡的三维泪腺样组织器官,通过出芽和分枝实现。克隆集落分析表明类器官来源于多能眼表上皮干细胞。这些类器官在形态、免疫标记特征和基因表达的基础模式上表现出与天然泪腺的显著相似之处,并且在移植到受体大鼠的眼睛附近时经历功能成熟,形成腔并产生泪膜蛋白。
据介绍,泪腺是眼睛的主要外分泌腺。它们位于眼眶内,在上眼睑后面,朝向每只眼睛的颞侧,分泌泪液,作为泪膜的主要成分。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13-4
《自然—医学》
赛洛西宾治疗抑郁症增强大脑全局整合能力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Richard E. Daws等研究人员发现,赛洛西宾治疗抑郁症后大脑中的全局整合能力增强。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
研究人员在两项抑郁症的临床试验中评估了赛洛西宾对大脑功能的亚急性影响。第一个是在治疗耐受性抑郁症患者中进行的口服赛洛西宾(10毫克和25毫克,间隔7天)的开放标签试验。第二项试验是一项双盲II期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赛洛西宾和艾司西酞普兰。
在这两项试验中,对赛洛西宾的抗抑郁反应是快速、持续的,并与fMRI大脑网络模块化的减少相关,这意味着赛洛西宾的抗抑郁作用可能取决于大脑网络整合的全面增加。网络制图分析表明,富含5-HT2A受体的高阶功能网络在赛洛西宾治疗后变得更有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和灵活性。艾司西酞普兰的抗抑郁反应比较温和,没有观察到大脑网络组织的变化。在两项研究中,与药效相关的大脑变化与强有力的抗抑郁效果相关,表明赛洛西宾治疗的抗抑郁机制——大脑网络整合的全面增加。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744-z
干细胞